1984年的央視春晚現場,張明敏飽含深情地演唱了一首《我的中國心》,聞者無不感動涕零。
彼時的香江對岸,年近六旬的王福齡通過電台收聽著這首由自己和黃霑共創的歌曲,聯想到離鄉來港的30多年,不禁老淚縱橫。
王福齡
這位堪稱華語樂壇泰山北斗的作曲家,在他六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,創造了太多的音樂奇跡。
他的歌影響了幾代人,直到今天仍在繼續。
1925年,王福齡出生于上海一個書香門第,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,詩詞歌賦樣樣精通。
成年之后的王福齡,被光華大學成功錄取。
作為上海數一數二的私立高校,錢鍾書、胡適、田漢等文藝大師都曾在此地任教。
光華大學舊址
得益于校園內濃厚的藝術氛圍,王福齡醉心音律,一頭扎進音樂的海洋無法自拔。
從光華大學畢業后,他又去了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繼續進修。
1952年,王福齡全家移居香港,相比于內地,這里的文化氛圍更加輕松,創作環境更加自由。
王福齡(左)
沒有束縛的王福齡好似龍入深海,憑著出眾的創作才華,在樂壇大展身手。
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,王福齡善用三四十年代盛行一時的百樂門舞曲風格,在旋律中營造對于時光匆匆流逝的懷舊追憶。
他創作初期的作品,充滿了濃厚的「大上海」氣息。
《今宵多珍重》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。
提到這首歌,很多人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陳百強于1982年發行的單曲,其實這首歌早在1959年就發行了國語版,由王福齡一手發掘的「抒情歌后」崔萍演唱。
崔萍
崔萍柔美的嗓音加上婉轉的唱腔讓這首歌迅速走紅,歌聲隨后更是漂洋過海,成為台灣軍營的集訓晚安曲,成為無數士兵思念家人、懷念故土的精神慰藉。
陳百強
20多年后,陳百強將此曲改編為粵語版本,發行后立即大熱,當年的十大勁歌金曲獎和AGB觀眾抽簽調查最受歡迎獎全給丹尼仔攬入囊中。
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比喻,《今宵多珍重》在香港的地位,等同于《難忘今宵》在內地的水平,每當人們聚會結束的時刻,都會互相道一句:「今宵多珍重!」
在當時各種晚會和義演現場,許多名人都演繹過這首歌。
翁美玲和湯鎮業
1983年的無限頒獎典禮現場,因出演《射雕英雄傳》火得一塌糊涂的翁美玲,與她傾心的湯鎮業合唱了這首歌,次年二人就公開了戀愛關系。
盡管愛情中途折戟,美人最終香消玉殞,一首《今宵多珍重》也算見證過俊男靚女的傳奇愛情。
娛樂圈的愛情數見不鮮,天王天后的友情故事也是彌足珍貴。
1986年的個人演唱會上,梅艷芳和陳百強第一次合作這首歌。
陳百強和梅艷芳
二人脾氣相投,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,陳百強意外去世后,為了懷念老友,梅艷芳在專輯《沒話說》中正式收錄了該曲。
隨后在「香港演藝界傳心傳意大行動」和「送暖到台灣」兩次義演中,梅艷芳都有登台表演這首歌,也算是對陳百強的一種告慰。
2019年,TVB熱播劇《金宵大廈》引起轟動,《今宵多珍重》以主題曲的形式再度亮相。
《金宵大廈》劇照
配合著懸疑變幻、光怪陸離的劇情,這首老歌給聽眾帶來了一種全新感受:
「《今宵多珍重》表達的到底是憂傷還是快樂,是歡聚還是傷別?」
這正是王福齡「大上海」遺風樂曲的奇妙之處:憂中帶樂,再平添了幾分驚心動魄。
即便已經過了60多年,人們依然喜愛這首歌,熱情不減當年。
提到王福齡這個名字,一定繞不開這首《南屏晚鐘》。
有人說,《南屏晚鐘》是「華語樂壇最具有巨星光環的一首歌」。
繼原唱崔萍之后,鳳飛飛、徐小鳳、費玉清、蔡琴、黃齡、華晨宇和蘇詩丁……這些來自不同年代的實力派歌手,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過這首歌。
蔡琴
一首《南屏晚鐘》,為何能有如此大的魔力呢?
當年王福齡從內地漂泊來港,與他一道的,還有當時名震十里洋場的陳蝶衣、姚敏、姚莉等一眾音樂巨匠。
才華傍身的眾人在香港發展得風生水起,可日子久了,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愈演愈烈。
《南屏晚鐘》景色(圖片源于網絡)
「杭州西湖南岸有座山,其林木繁茂、石壁如屏,故曰‘南屏’。
北麓山腳下的凈慈寺,每逢傍晚,鐘聲悠揚。」
一日,身在異鄉、思緒早就飛回大陸的陳蝶衣聯想此景,伏在書案前提筆寫到:
「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,森林它一叢叢
我找不到他的行蹤,只看到那樹搖風
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,森林它一叢叢
我找不到他的行蹤,只聽到那南屏鐘……」
適逢王福齡來尋他,一眼就看中了墨跡未干的歌詞。
陳蝶衣
通篇讀完王福齡大喜:「佳作難得!佳作難得!」
雖然歌詞略顯一絲求愛不得的傷感之情,王福齡在譜曲上面卻反其道而行之,他的曲調悠揚婉轉,更多幾分活潑生動。
這種在當時看來堪稱顛覆的創新手法,卻出人意料的收獲奇效,《南屏晚鐘》一面世就牢牢地扣住人們心弦,成為競相傳唱的黃金熱曲。
這一火,又是60年。
2019年,在樂壇闖蕩了47年的費玉清宣布封麥退隱。
在告別演唱會的最后一場,他對所有觀眾說:「妳們以后在街上看到我要跟我打招呼,如果旁邊有咖啡廳,可以坐下來喝咖啡聊聊。」
費玉清封麥現場
話未說完掌聲雷動,這一刻音樂緩緩響起,演繹的正是這首費玉清每次演唱會必唱的《南屏晚鐘》。
「我走出了叢叢森林,又看到了夕陽紅」
回首過往,當年的一首《南屏晚鐘》,敲響的是幾代人的思鄉之夢、青春之夢和愛情之夢。
王福齡借助音符給予我們的,除了這種深情款款的和諧美好,還有情深似火的如泣如訴。
1962年,一部名為《不了情》的電影,驚艷了第九屆亞洲影展的頒獎現場。
悲劇歌女為愛郎犧牲的橋段歷久不衰,催人淚下。
《不了情》電影海報
女主角林黛喜提影后,王福齡憑著同名主題曲收獲了「最佳主題歌特別獎」。
「忘不了,忘不了
忘不了春已盡,忘不了花已老
忘不了離別的滋味,也忘不了那相思的苦惱」
前奏一響,整首歌中的傷感憂郁就迎面而來,前一年還沉浸在《南屏晚鐘》歡樂曲風中的人們,再一次被擅長顛覆的王福齡給驚艷了。
整首歌以「愛情」為主題,卻句句不提愛情,僅靠旋律就足以抓住人心。
顧媚
在錄制這首歌的時候,王福齡點名邀請了當時名噪一時的顧媚,他直言:「這首曲子背后的演唱之難、意蘊之深,除了顧媚,沒人能夠傳達出來。」
最后的效果顯而易見,二人雙雙獲獎,顧媚在王福齡的幫助下聲名遠播,一舉打開了東南亞市場,後來的鄧麗君、徐小鳳、蔡琴、萬芳、趙詠華等歌手都曾翻唱過這首歌。
30年后,受到啟發的爾冬升,拍出了自己的經典之作《新不了情》。
《新不了情》電影海報
脫胎于《不了情》的新世佳作亦是名聲鵲起,在1994年的金像獎典禮現場橫掃6項大獎。
同名主題曲的主創鮑比達和萬芳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:「這是一次音樂上的創新,也是對于前輩的一次致敬!」
萬芳
情歌方面的極致造詣,讓王福齡獲得了「初代情歌教父」的稱號,可天才的精神世界,又怎麼會被一種題材給拘束呢?
創作的無限熱情在王福齡體內洶涌澎湃,很快就燒回他心心念念的大陸,燒到了整個華人世界。
1982年恰逢撒切爾夫人訪華,中英雙方談判解決香港問題。
消息一出國人振奮,可隨后不久,日本政府篡改二戰期間侵華歷史的消息,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。
一喜一憂的時局變化,令王福齡和黃霑義憤填膺。
黃霑
彼時永恒唱片公司的老闆鄧炳恒,敏銳地覺察到大陸市場的潛在機遇,開始操持發行國語唱片。
三個人一拍即合,那首至今仍廣為傳唱的《我的中國心》應運而生。
黃霑的歌詞向來充滿俠義之風,豁達豪邁,家國情懷得到酐暢淋漓的體現。
大雅之詞必有大雅之曲相配,王福齡看過歌詞,腦海里回蕩的盡是雄壯巍峨的「長江長城」,氣勢磅礴的「黃山黃河」。
他在創作上將旋律的起承轉合切換得恰到好處,讓整首歌由娓娓道來慢慢進展到感情迸發。
1984年,張明敏登上央視春晚舞台,在全國觀眾面前演唱了這首《我是中國心》。
張明敏
他身著一身卡其色西服套裝,系著棕色條紋領帶,戴著復古的金絲邊眼鏡,舉止溫文爾雅,落落大方。
從他口中唱出的「河山只在我夢縈,祖國已多年未親近」,一字一鏗鏘,充滿了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深厚情感。
「長江長城、黃山黃河」這些代表性的符號令國人既親切又振奮,尤其是當其出自于一位香港歌手之口時,其意義和價值更是「重千斤」。
那一晚,張明敏無疑成為最耀眼的明星。
萬眾矚目的閃光燈之下,我們無法忘卻的,還有兩個天資橫溢的奇才。
和家人一起守候在收音機旁的王福齡,一曲唱罷后老淚縱橫,他沒有留下只言片語,但那眼淚里有無限欣喜,亦有對故土的無盡思念。
只可惜這位留下無數藝術奇跡的作曲家,在5年后就因病離世了,沒能看到香港回歸,也再沒能回到自己的家。
1998年,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向王福齡追授「終身成就獎」。
他最看重的徒弟,亦是香港樂壇大師的陳勛奇上台代師領獎。
陳勛奇
情至深處,他將師父生前對自己的囑托公之于眾:
「師父說,作曲最重要的是旋律、是感情,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聽眾一定會記得,可以歷久不衰!」
任世間風云幾般變幻,我們都會記得,妳曾經來過。